|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日薪300元海鳥監測員:條件較艱苦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中華鳳頭燕鷗。攝影:孫嘉徐

3月5日,浙江自然博物館中華鳳頭燕鷗研究團隊招募信息引發關注。據招募介紹,團隊共計劃招募12名繁殖海鳥監測員,支付勞務費每天300元,工作地點在寧波象山韭山列島、舟山定海五峙山列島、溫州平陽南麂列島等島嶼。


紅星新聞曾報道,中華鳳頭燕鷗被列為我國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2010年估計全球不到50只。2003年,為尋找中華鳳頭燕鷗,浙江自然博物館研究館員陳水華帶領團隊,用兩年時間訪遍浙江3061座島嶼。2013年,團隊與寧波象山韭山列島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合作,將保護區核心區中鐵墩嶼作為恢復島嶼,開始實施中華鳳頭燕鷗種群人工招引與恢復項目。2017年,象山韭山列島國家自然保護區開始面向社會公開招募監測志願者。

在無人海島上監測海鳥繁殖,究竟是什麼樣的體驗?2023年,中國農業大學研究生孫嘉徐就曾在舟山五峙山列島擔任海鳥監測志願者。以下是孫嘉徐的自述:



▲孫嘉徐在海島


觀測鳥類繁殖行為為主

曾目睹幼鳥出生到死亡


我是2023年舟山五峙山列島第二批海鳥監測志願者,志願工作從6月23日開始,8月31日結束,主要是觀察中華鳳頭燕鷗。

要觀察鳥類的生活習慣,最開始是監控。通過監控,我們要記錄每一只中華鳳頭燕鷗的生物學行為,比如求偶、產卵、育雛等。在產卵後,雄鳥、雌鳥會“換孵”,也就是輪流孵蛋,我們得記錄換孵的時間,每一只鳥孵了多久。如果孵化失敗,也要記錄失敗原因;孵化成功了,就記錄親鳥的育雛動態,包括喂食的頻率、次數,並辨別食物的種類。這些是前期比較繁瑣的工作。

當幾天後幼鳥離巢,就很難在監控裡看到它們。我們會通過望遠鏡和照相機觀察島上的大鳳頭燕鷗和中華鳳頭燕鷗。燕鷗的腳上往往綁有環志標志,是由不同顏色的數字和字母組成的編號,通過編號,可以確認鳥的身份,以此獲得更多信息。比如說,我們在舟山為鳥綁上環志標志,兩個月後,在青島再次觀測到它,通過標志確認是同一只鳥後,這就說明青島可能是它們遷徙路線中的一站;如果我們在10年後再次觀測到它,也可以說明它的潛在壽命可能超過10年。


您的點贊是對我們的鼓勵     這條新聞還沒有人評論喔,等著您的高見呢
上一頁123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66 秒 and 7 DB Queries in 0.0034 秒